隨著季節變化,目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總形勢是:南半球的流行高峰趨于平緩,北半球的疫情開始迅速升高。中國與北半球的趨勢一致,近來一天發生的病例數相當于一月前的10天,特別是9月1日以來,我國不同地區的多所學校同期出現暴發流行,預示甲型H1N1流感在我國進入了快速傳播期,即俗稱的“第二波”傳播開始了。所以當前需要高度重視疫情形勢、調整策略、應對困難和疫苗接種。
抗擊甲型H1N1流感,中醫中藥將大顯身手。記者昨日從市衛生局獲悉,重慶已出臺《應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醫藥防治工作方案》,并推薦儲備藥品名錄。
據悉,我市已成立應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中醫藥防控專家組,負責我市中醫藥參與甲流會診、醫療救治和技術指導。全市組建甲型H1N1流感中醫醫療隊1支,各區縣根據實際情況,組建1支中醫醫療隊伍。根據方案,具備甲流大流行收治條件的二甲以上的中醫院被確定為中醫救治定點醫院,這些醫院應做好應對甲流感的物資和人員準備。
“應對甲流,中醫藥同樣具有良好的療效!”據市應對甲流大流行中醫藥防控專家組組長雷正榮介紹,此前,面對甲流在全球爆發的疫情、治療藥儲備不足和西藥毒副作用大、耐藥性高等世界難題,北京率先從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兩方面證實了中醫藥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篩選研制有效中藥,提出了中西結合防治方案。廣東省中醫院也成功應用中醫藥治愈了多個甲流病例,而且費用比西醫西藥低廉很多。
據悉,我市將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收治、中西醫并重”的原則,結合當地疫情發展特點和醫療資源情況,特別是對重癥病例,市衛生局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建立中醫藥參與重癥病例救治的統一指揮協調機制,保證中醫藥能盡早參與到甲型H1N1流感重癥病例的救治中,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的優勢,最大程度降低病死率,減輕危害。另外,我市各區縣衛生局還將結合本地區氣候、環境、人群體質等特點,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擬訂出適合當地人群的辨證論治方案和預防方案。
我市推薦儲備藥品名錄
中藥飲片:
藿香、連翹、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玄參、牛蒡子、黃芩、貫眾、薄荷、柴胡、蘆根、前胡、姜黃、生石膏、生地、大黃、僵蠶、蟬蛻。
中成藥:
1.疏風清熱、辛涼解表類中成藥:香菊膠囊、銀翹解毒類、夏桑菊顆粒、銀柴顆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類。雙黃連類制劑;藿香正氣、雙苓止瀉口服液、楓蓼腸胃康膠囊、葛根芩連類制劑等。
2.清肺解毒類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銀黃類、板藍根顆粒、口炎清顆粒制劑、蒲地藍消炎口服液、三黃片等。
3.涼血解毒、醒腦開竅:安宮牛黃丸、萬氏牛黃清心丸、痰熱清、清開靈、醒腦靜注射液等。
(記者 陳瑜實習生劉洲海)